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坚持党建引领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村庄 环球滚动

发表于: 2023-04-19 10:55:20 来源:大江网

大江网/萍乡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况雪、晏建文报道:近年来,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资源优势,通过“三个一批”发展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与村民收入双增长;发动党员群众积极参与景村建设,乡村面貌换新颜;村风民风持续向好,涌现出江西好人刘妹连等先进典型。

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促进产业兴旺


(相关资料图)

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引进一批、发展一批、培育一批”三个一批推进产业发展,点燃乡村振兴“引擎”。

引进一批特色农业企业

结合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水面广、水质好的优势,积极谋划发展水产养殖产业。引进莲宝生态农业落户,发展稻虾综合种养560余亩,年产优质稻米20万斤、小龙虾15万斤。合作投资60余万元成立青青稻虾馆,同时开发垂钓、水上趣味体验等项目,发展餐饮旅游休闲服务业,村集体年增收近10万元,通过劳作、分红、租金带动60多户农户年增收3000余元。

建设占地8亩的水循环渔养基地,大力发展高密度水循环渔业养殖,采取“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预计年产高品质鱼类15万斤,经济收益达50余万元,并能形成示范引领作用,可在全村范围内进行大面积推广,将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的特色水产基地进一步扩大,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养殖水产增收致富。

发展一批本土农业产业

根据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低山多、集中连片的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一批本土农业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种植栀子花1500余亩,栀子果年产量约200吨,年产值60余万元。连续五年举办栀子花文化旅游节,共吸引游客2万多名,成为周边网红打卡地。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黄栀子产业链,每年除草、施肥、采摘等环节可带动50余位村民就近就业带动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就业增收。

借助莲花县大力发展莲花白鹅养殖的东风,与莲花鹅上鹅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村委会+企业+脱贫户”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占地30余亩,目前我县养殖规模最大的莲花白鹅基地,已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第八名。预计年出栏莲花白鹅达5万羽。可带动村集体增收3万元。

利用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良好的生态环境,种植雷竹150余亩,雷笋亩产量最高可达7000斤以上,年产值15万元。通过分红、租金、用工等形式,带来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吸收当地30余名闲散劳动力就业,并免费为种植雷竹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回收雷竹笋等服务,进一步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培育一批工业企业

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探索楹联文化与乡村振兴、乡村文旅相融合,开辟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对接优秀青年返乡创业,打造楹联生产基地,建成了一个占地1600平方的高端楹联生产车间,助推楹联文化走向市场。基地就近招募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村民务工,特别是为脱贫户和监测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2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年增收1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共有27家企业在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落户,其中1家规上企业,共带动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以景村建设为抓手,推进生态宜居

近年来,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导工程,全面开展以“七清、三拆、两推、一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提升行动,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志愿者500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聘请保洁人员长效管护,清理村庄各类乱象万余处,拆除残垣断壁、危房杂屋、旱厕2万余平方米,清理各类垃圾400余吨,实现农户庭院、房前屋后、道路两旁、公共场所洁净整齐,村庄宜居环境逐步向好,扮靓了乡村振兴“新颜值”。2021年,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荣获“江西省森林乡村”称号。

以乡村文化为重点,培育乡风文明

近年来,江西省莲花县湖上乡圳背村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治理婚丧陋习、高价彩礼等不良社会风气,涌现了照顾瘫痪小叔子30余载,被评为“江西好人”、萍乡市道德模范的刘妹莲阿姨,引导广大村民孝亲敬老、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以实现“三治”融合为核心,实现治理有效

积极倡导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自治为先的“核心点”,充分发挥党员、乡贤在基层治理中的示范作用,通过“党员带头+乡贤带动”的双带模式,党支部牵头成立“双带”理事会,通过屋场贴心会、村民说事等形式共商村里的事务。村干和党员挨家挨户走访,收集村民意愿,分列清单,逐步推进实施,努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2021年以来,完成沥青路面建设3.1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整修河道800米,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600余亩,新修桥梁3座等等,为群众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受到群众普遍称赞。

以群众就业增收为保障,共奔富裕生活

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基础,强化各类资源有效整合,大力发展特色门路”为目标,深入挖掘本土特色项目,全面夯实了经济发展基础,实现了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景。同时不断强化就业帮扶,夯实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底气。依托原有产业优势和全力培育的绿色帮扶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带动、合作组织链接、产业基地吸纳、农村能人引领、公益岗位扶持等,全方位拓展困难群众就业门路。(况雪)

标签:
x 广告
x

Copyright ©  2015-2022 今日上海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22245号-14   联系邮箱:435 226 40@qq.com